緒論及序文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回首頁
第四篇 永靖舊人物
 

陳姓

  

陳姓為本鄉第一大姓,約占全鄉戶數百分之十三‧四。目前鄉內將近四萬人口計算,人口在五千人以上。主要分在於港西、五福、獨鰲及五汴村等,其他各村也有分布。(註一)

  根據本鄉餘三館陳姓之族譜敘中所載,陳氏先祖,源出自河南光州固始縣浮光山,乃虞舜之子商均後裔,到周武王時封於太丘,賜姓為氏,國號為陳,遂以此為姓。至唐朝時,陳氏子孫為唐之開國功臣,奉命戌守閩及鎮守漳、潮之地,而後定居於閩,成為漳、潮之祖先。陳木苑公生於元仁宗皇慶二年,卒於明永樂十八(一三一三──一四二○),從閩移居潮州饒平,為開饒始祖,永靖陳氏大部分是他的後裔。(註二)

  陳姓亦有多人參與永靖建街市的工作,在嘉慶十八年遺留下的契約書中有:──陳德耀、陳神祐、陳觀、陳臣思、陳天思」等人,陳德耀並為同立合約人代表。

  永靖陳姓據筆者搜集之資料,約略分為以下渡台系統:

一、永請港西餘三館──

  渡台祖陳智可公,本居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可塘埔鄉大榕社,傳至第十世,陳智可公在康熙年間渡台。由淡水登陸,輾轉到湳港西莊而定居。及施世榜先生經過十年於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引濁水溪水,修成八堡圳;康熙六十年,由現埔心鄉人黃仕卿先生倡建十五庄圳,在八堡圳上游攔水引濁水溪流,經過永靖、埔心一帶,對永靖地區闢墾幫助頗大,智可公在施世榜先生修築八堡圳時約三十二──四十二歲,為肯冒險吃苦及謀求發展的青年創業期,且開圳需大批勞工,在此時投入開圳行列,或是稍晚在八堡圳將完工時,有了水的灌溉時,隨著大批移民潮湧入墾闢拓墾,都有可能。

  其孫陳德耀先生最有領導風範及經營才幹,廣增田園、設置族產和建立祖堂,其亦參與永靖建街市工作。

  裔孫陳義方先生率鄉勇協助清兵平定戴潮春之亂有功,欽加軍功五品銜頂戴,兼武西堡總理。

  義方先生子陳有光先生為遂父願──爰納成均」,為──恩授貢元」,並建餘三館,重修族譜,
熱心地方公益。(註三)

  有光先生子汝甘先生(作霖)、孫捷鰲先生。侄慶雲先生皆當過永靖庄日據時期庄長。
有光先生屘子作忠先生為本鄉光復後連任十五年鄉長。可見其家族居於地方領導地位。

二、永靖湳港西(今港西、五福)、田尾溪畔一帶──

  九世聲榮公、聲照公兄弟及其兄弟叔孫,於清康熙年間由潮州府饒平縣廠埔鄉眠雍寨遷台到此。五福、港西交界的陳氏家廟,以聲榮公裔孫為主倡建的,成為各渡台祖宗族凝聚中心。十一世陳元英先生(仁山)捐監生,平戴萬生事件有功,賜五品奉政大夫,裔孫在五福庄尾陳厝十三世陳鳳年先生是清武秀才,日本據台時曾任武西堡總理,當時在地方上也有舉足輕重地位,二人皆曾倡建陳氏家廟。陳聲照公派下大部在田尾大柵門內,裔孫添賜是秀才。(註四)

三、永靖港西園內角──

  如天公,父日瑞公,其族譜記載:──陳姓祖清湖公新立族譜,原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大榕社綿雍寨,後出祖移居信寧都樟溪社廠埔鄉居住。」

  如天公生於乾隆二十一年,卒於嘉慶二十三年,於乾隆末渡台可能性頗大。生六子,裔孫頗多。

  另九世美中公生二子,九世振成公生二子,裔孫可能都在園內角。(註五)

  在湳港西另有九世仲辟公傳十世良弼公生三子。

  九世慶鏞公傳十世順良公生二子。

  九世輝吉公傳十世剛直公生二子。

  以上都傳衍頗多裔孫於永靖,尊第三世武平公為共同祖先,因此五福村陳氏家廟繩武堂也叫陳武平公祖祠(同註五)

五、獨鰲、敦厚一帶福後堂──

  渡台祖陳剛直公約於康熙末、乾隆初渡台,祖籍漳州詔安,原居二林鎮埤腳庄,因漳泉械鬥,田地被洪姓侵吞而遷來,渡台第五世陳育英先生為秀才,曾任日據時期海豐崙區街長,裔孫都成為永靖陳氏一份子。(註六)

六、五汴陳厝──

  祖籍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東風嶺。十八世祖陳悅綸公渡台,生於雍正甲寅(十二)年,卒於嘉慶己未(四)年(一七三四──一七九九),應是乾隆年間渡台,生四子而傳衍下目前四大房裔孫。(註七)

七、四芳陳厝

  於大門巷一帶,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第十世祖陳秀美公渡台,原居員林鎮大饒,後因稻穀被割,生活困難,而遷至同仁村半路厝與四芳大門巷一帶。(註八)

八、獨鰲陳厝──

  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司都西社庄溪尾鄉的第十五世陳汶守公來台,目前已傳至二十三世左右。(同註八)

九、福興村陳厝──

  祖籍廣東潮州府饒平縣,第八世陳純善公來台,居住於福興國小東側。原居溪湖,後遷移至此。(同註八)  

十、港西一帶──

  陳心勇公由廣東潮州饒平渡台,世居港西一帶,約有一百戶(註九)

十一、永南村──

  渡台祖陳表彰公,祖籍潮洲饒平,現居地約有二十戶。(同註九)

十二、獨鰲村──

  陳守盈公,祖籍潮州饒平縣,於乾隆年間渡台,原居埤頭鄉后何厝,因崩溪損及田園,
故遷移至此。(同註九)

十三、獨鰲村──

  陳信直公,祖籍潮州饒平。(同註九)

十四、港西村──

  陳名舉公,祖籍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可塘埔大榕村,父從賢公,乃餘三館渡台祖智可公之兄,其〈大正九年重修族譜序〉載──我名舉公之初來台也,建田宅,卜陰陽,欲與叔父智可之派,相親於斯,生長於斯,聚族於斯,其為祖宗子孫計者至深至遠」。名舉公生於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卒於乾隆三十三年。前永靖農會總幹事陳其意先生即其族裔。(註七三)另有族裔在獨鰲村。(同註九)

   
   
 
  • 註一:謝英從,《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年六月版,五四至五八頁。謝英從先生以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十一月,永靖戶政事務所提供的──戶籍登記簿索引」之戶長名冊為準,統計出永靖鄉共有八千七百四十五戶,一百一十五姓;並計算出各村各姓戶數,各姓在本鄉戶口數百分比。
  • 註二:《餘三館陳氏族譜淵源誌》,家藏本,民國七十六年版。
  • 註三:湯熙勇,《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台與發展》,史聯雜誌第九期,民國七十五年版。
  • 註四:《繩武堂 陳武平公族譜》,民國五十一年版。
  • 註五:陳結、陳有義,《穎川堂園內陳氏族譜》,民國七十二年版。園內陳鴻圖先生口述。
  • 註六:陳奎熹重編,《福後堂陳氏家譜》,自印本,七十年版。
  • 註七:陳成杰編印,《彰化縣永靖鄉五汴村 穎川堂陳氏族譜》,自印本,八十二年版。
  • 註八:陳甲木,《媯內五姓大族譜》,台中,五十九年版。
  • 註九:謝英從,《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民國八十年六月版,五十九頁至七十頁。表十:永靖鄉居民來源抽樣調查表。
 

資料版權所有,尊重原作者,請勿拷貝轉錄,關於網站設計、進度請聯絡電子化作者。
作者:張瑞和 | 電子化:張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