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及序文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回首頁
第一篇 永靖地區歷史研究
 

前 言

古人說:「凡一民族之存在,必有其獨立之文化,而語言、文字、藝術、風俗,則文化之要素也,是故文化而在,則民族精神不泯,且有發揚光大之日,此徵之歷史之不易者也。」這也就是「史不可滅」的道理。

連雅堂先生在「台灣通史」一書中說:「惟我先民,渡大海,入荒陬,胼手胝足,灑遍血汗,開此一片錦繡。如何溯其本,佑其後人,俾勿忘篳路藍縷之功,實為我輩所當深思者」。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鑑古知今,反映出文物的興衰與變遷,當我們探求本地的歷史背景、鄉土人情時,就可藉著先民披荊斬棘,辛勸經營的過程,來策勵我們興起繼志述事的抱負。

目前,對中國歷史、台灣歷史,我們都可由教科書學習到。並且,在這方面學有專長的師資不乏其人。但對朝夕相處的本鄉鄉土的歷史,卻往往只知道一麟半爪,少得可憐。其資訊來源,或來自於社會科老師的隨機補充,或是家鄉老人在茶餘飯後,將代代相傳的歷史典故述說出來;但都難免有以管窺豹,只見一斑之憾。而且,越古老的傳說,距今的時間越久,難免穿鑿附會、摻雜了不正確的成分。

因此筆者選定服務於斯、居住於斯的的鄉土來做研究。以搜求史冊文獻的記載為主,而輔以鄉土調查。就研究範圍來講,文中雖有「永靖地區漢族未入墾前狀況推測」,但重點還是擺在康熙末年漢人大量渡台以後的發展,大約是康熙四十年(一七○一)起,約至民國五十(一九七九)年止,但大事年表至六十八年止有關鄉土調查部分,則是在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四年間調查所得。

本篇內容有

  1. 永靖鄉土概況,是本鄉基本資料。
  2. 漢族未入墾前狀況推測,了解本地區並非無人地帶。
  3. 永靖街庄發展過程,分成十節,明瞭永靖地區的沿革。
  4. 行政區域及隸屬,知道歷代政府的行政區劃分。
  5. 永靖古風貌,引起老一輩的回憶,明白永靖市區的變動,可作今昔的比較。
  6. 傳說、逸聞、溫馨記事,可補正史不足,增加趣味性。
  7. 大事年表,對事情發生前後因果關係更易明白。
   
   
  本篇文章沒有注釋!  

資料版權所有,尊重原作者,請勿拷貝轉錄,關於網站設計、進度請聯絡電子化作者。
作者:張瑞和 | 電子化:張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