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及序文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回首頁
序 /教育局長 戴明國
 

歷史是一條長河,汨汨不絕的流過歲月,其中傳述著幾許滄桑,幾許輝煌,幾許愁苦,幾許悲涼。不管歲月的軌跡如何遞嬗,不管人間世事如何遷變,我們都是從歷史中來,也都是從歷史中去,長溝流去月無聲,重要的是此時此刻,我們如何去賡續傳統,傳承歷史,把握現在,演出一世的輝煌。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重視國家和世界的資訊傳導,忽略了我們自己的鄉土文化,以致於兒童所獲得的知識是空洞的,是與自己的切身經驗無關的,不但無法與生活相結合,甚且悖離了自己的根本。有鑑於此,教育部將自八十五學年度起,實施新課程,使課程朝向本土化、國際化、統整化的方向。其中國小三、四、五、六年級每週有一節的「鄉土教學活動」,國中一年級每週有三節的「認識台灣」課程,這種教育變革,使鄉土教育獲得正式的定位,而使我們的孩子可以學習母語、本土各族群的文化、進而認識自己的生存環境,珍視固有文化的價值。這樣的教育取向,無疑的是由近及遠,是切合生活情境的,如此我們才能孕育兒童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懷。

推展鄉土教育,最大的困難是師資、教材,由於各地風土民情不一,文化傳統殊異,如何因地制宜,編輯適合當地的鄉土教材,便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欣見本縣永靖國民小學張瑞和老師,以其卓越的精神和毅力,長久以來,投注全部的精神於社會科鄉土教材的研究。今將其歷年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內容包括:永靖早期歷史研究;永靖古蹟訪查;永靖宗祠、家廟、公廳訪查;永靖鄉舊人物;永靖鄉土社會史資料等。內容翔實豐富,使我們對於永靖的歷史源流,發展脈絡,風土民情有深入的瞭解,這種史料的蒐集、訪查極其不易,誠如作者所言:蒐集過程一半看恆心毅力,一半看天意。其用心和堅持實在令人佩服,我們樂見此種鄉土教育研究的成果,相信日後永靖鄉在實施鄉土教學時,有豐富而珍貴的資料可供參考,其他鄉鎮有志於鄉土資料和教材編輯的老師,也有範式可循,如此張老師的研究,將更能增加其效益。

鄉土教育的實施,是今日教育的重要課題,盼望本縣各級學校教師,能本於愛家愛鄉的情懷,積極從事鄉土教材的蒐集編輯工作,使我們的孩子得以在其生命歷程中,立足鄉土,放眼未來,拓建燦麗的人生。

   
   
  本篇文章沒有注釋!  

資料版權所有,尊重原作者,請勿拷貝轉錄,關於網站設計、進度請聯絡電子化作者。
作者:張瑞和 | 電子化:張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