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及序文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回首頁
自序
 

  現在許多先進國家都重視鄉土教育,藉著它使學生在意識上產生「根源」的向心力,以培養其愛社區、愛鄉里、愛國家的情操。在我古代雖不講鄉土教育,但早有鄉土教學之實,如周禮(地官、司徒)「以俗教安,則民不偷(偷,蓋謂澆薄也)」,及「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就是藉著鄉土民俗,歷史地理、地方文化等,來實現教化功能。再加上國人早有重視歷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觀念,故我國有較多地方志的產生,省有省志,府有府志,縣有縣志,鄉有鄉志,這些便是該地的鄉土資料研究集。它的發展至少有一千年以上,從唐︽元和郡縣圖志︾到今天,遺失的不算,可以看到的至少有五、六千種以上,可見古代的中國人對地方史料的保存與記述是多麼用心呀!

   近年來欣見國人對鄉土教育的重視,漸形成共識,學者專家們討論教材教法,也都強調它的價值,並詳述施教方法。主管教育機關及輔導教學單位,也都力求能落實於教學之中。並且,教育部新修訂的國小課程標準決定,從八十五學年度開始在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增設「鄉土教學活動」。這種教育變革,將可使鄉土教育獲得正式定位。
   台灣由早期的農業社會發展到目前土地充分開發、人口密集,各方面突飛猛進,可謂是近百年最大的變革,清領或日據時期方志之類書籍,不是太老舊不合時宜,就是太簡略不足以認識鄉土。光復後,對這方面做的又不多。

  鄉土教學活動的實施,恐怕會有很多鄉鎮因資料搜集欠缺,難以據此編寫鄉土教材之嘆。

  永靖尚無鄉誌之編輯,鄉土介紹資料,內容也顯得比較老舊或簡略。一般人認識這塊朝夕相處的鄉土的資訊來源實在非常有限。筆者有感於此,故自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起嘗試著由搜集文獻史料及鄉土調查著手。於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在彰化文教季刊第十五、十六期合刊本發表了一篇「鄉土教材研究─永靖的拓墾與鄉名沿革」。緊接著在彰化縣政府計劃室辦理的專題研究項目中,自民國八十年起,代表永靖國小提出研究成果,每年一篇共五年。題目分別是:永靖早期歷史研究、永靖古蹟訪查、永靖宗祠家廟公廳訪查、永靖舊人物、永靖鄉土社會史資料,都頗受好評,認為有出版價值。終於在民國八十三年六月起,陸續獲得台灣省民政廳、教育局與地方單位、人士等補(贊)助,及本鄉張正宗先生(台北縣人永靖鄉女婿)自始至終多方面幫助等眾多因緣聚合,始得成就出版事宜。

  永靖雖不是我出生的地方,但它卻陪我走過三十多個年頭。我是喝永靖的水、吃永靖的米長大的,永靖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它的情感勝過我出生的地方。就如宋朝黃峭詩句「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一般。我研究永靖當初是居於對這塊鄉土的熱愛,這算是我對這塊朝夕相處的鄉土略盡棉薄之力,也算是對社會的回饋。

  研究過程中為了查閱文獻史料,除了就近到彰化文化中心、員林、永靖等圖書館外,並多次前往省文獻會、省立台中圖書館、國立台中師院、或託人向彰化師大、台灣大學等單位或私人藏書家借取資料。並積極進行鄉土訪查,對象有的是熟識的、有的是久仰大名、有的是素昧平生的尊長。除了訪查事前擬好的要點外;古文書、憶舊相片、族譜等都是我蒐集的對象。訪查蒐集過程,真是一半看恆心毅力,一半看天意。在整理資料分析研究與撰稿期間,更是力求生活單純化,儘量摒除雜務,以便能有較完整時間構思撰寫,尤其是知道要出版這一年中,幾乎把前四年稿件重新改寫,並奉「能自得師者王」為圭臬,主動吸取這方面的專業智能。除了翻閱有關書籍外,並參加史蹟源流研習、鄉土研習、彰化文化中心的認識欣賞古蹟與導覽義工等講習。為了提昇相片品質,除了部分請專家拍攝外,並二次添購相機設備。就憑著這股愚公精神,今天才能交出這份成績單。但由於筆者非世居永靖,對本地了解不夠透澈,故取材難免有遺珠之憾,且天資愚鈍笨拙,難免疏忽舛誤之處,敬請原諒,不吝指教。

  回顧這五、六年的研究過程,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謝國立台中師院社教系恩師蔡志展教授,得進修之便,接受其指導,充實社會科歷史及鄉土知識,並蒙他不嫌棄為本書命名及作序。感謝台灣省文獻會林文龍、謝英從先生,指導研究方針、解答疑惑、提供資料,無私無我的精神令人佩服。而參加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民俗古蹟認識欣賞與導覽義工培訓,受教於賴志彰等老師,也為拙作注入泉源活水。感謝田中鎮內安國小陳慶國校長、鹿港鎮東興國小楊振裕主任,在社會科教育理念的指導。感謝本鄉四塊厝人服務於台中明道中學的陳雍澤老師,平日相處感到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頗費時間的學術研究乏人問津,故常以老師(李炳南老教授)對文化事業「人捨我取,人取我捨」的態度相勉勵,使我在當時鄉土史蹟文化研究最冷門時,能無間斷的做了五年。

  再來要感謝數以百計,提供惠借各種資料,接受訪問、日文翻譯及種種協助者。他們待我如同自己家人般親切與信任,才能順利完成。也要感謝永靖國小提供我良好研究環境及行政上多方面配合支援研究與承辦出版,及永靖公所主辦出版等事宜。

  更要感謝阮縣長剛猛、民政局林局長耀東,教育局戴局長明國、文化中心楊主任素晴、永靖國小莊校長茂山等賜序,台中師(範)專學長彰化埤頭人名書法家杜忠誥老師為書名題字,台灣省文獻會主委簡榮聰先生惠賜墨寶,永靖鄉邱鄉長榮昌親筆墨寶,為拙作增加無限光彩。

  飲水思源,也要感謝我出生的台南縣善化鎮(古稱目迦溜灣社),因明未遺老台灣文獻始祖先賢沈光文,字文開,號斯菴渡台,為台灣島首開漢學教化的所在地就在這裡,他的典範也為我所景仰,影響著我。更要感謝當年我參加台中師專勵德學社,使我常以「勵學儒佛之道,德業日新又新」自勉。感謝李炳南老恩師於台中市佛教蓮社辦理論語講習班講授論語,在民國七十一年至七十四年間我參加第二期講習,常利用晚上閒暇時間學習孔子學說,改變我的人生觀,才可能持續為鄉土文化投入這麼多的心血。

  最後,要向家人說,你們常因我挪用太多假期時間於鄉土資料研究集上,而問我什麼時候才告一段落。如今階段性任務已完成,以後可以過著公私較分明的生活了。

張瑞和 謹誌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本篇文章沒有注釋!  

資料版權所有,尊重原作者,請勿拷貝轉錄,關於網站設計、進度請聯絡電子化作者。
作者:張瑞和 | 電子化:張剛維